先生曰“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‘道心’杂以人伪谓之‘人心’‘人
先生曰:“然。心一也,未杂于人谓之‘道心’,杂以人伪谓之‘人心’。‘人心’之得其正者即‘道心’,‘道心’之失其正者即‘人心’,初非有二心也。程子谓:‘人心即人欲,道心即天理。’也语若分析,而意实得之。今曰‘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’,是二心也。‘天理’‘人欲’不并立,安有‘天理’为主,‘人欲’又从而听命者?”所道心、人心:语出《尚书·大禹谟》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”。人心,指私欲之心;道心,指合乎天理的心
先生曰:“然。心一也,未杂于人谓之‘道心’,杂以人伪谓之‘人心’。‘人心’之得其正者即‘道心’,‘道心’之失其正者即‘人心’,初非有二心也。程子谓:‘人心即人欲,道心即天理。’也语若分析,而意实得之。今曰‘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’,是二心也。‘天理’‘人欲’不并立,安有‘天理’为主,‘人欲’又从而听命者?”
所道心、人心:语出《尚书·大禹谟》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”。人心,指私欲之心;道心,指合乎天理的心。也“人心即人欲,道心即天理”语出《河南程氏遗书》:“人心,私欲也;道心,正心也。”
徐爱问:“‘道心’常为一身之主,而‘人心’每听命;用先生对‘精一’的解释来推敲它,这句话好像有毛病。”
先生说:“正确。心只有一个,没有染上私心杂念的称作‘道心’,夹杂了私欲的称作‘人心’。‘人心’能够得到纯正的就是‘道心’,‘道心’失去纯正的就是‘人心’,当初并不是有两个心。程颐先生认为‘人心就是人的私欲,道心就是天理’,这句话看似把‘人心’和‘道心’分开了,但他的意思实际上是一体的。而朱熹说‘道心是主宰,人心听从它的命令’,这就成为两个心了。‘天理’‘人欲’不能并立,怎么会有‘天理’为主,‘人欲’又听从它的命令呢?”
一 一
爱问文中子、韩退之者。
先生曰:“退之,文人之雄耳。文中子,贤儒也。后人徒以文词之故,推尊退之,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。”
爱问:“何以有拟经之失?”
先生曰:“拟经恐未可尽非。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,与拟经如何?”
爱曰:“世儒著述,近名之意不无,然期以明道;拟经纯若为名。”
先生曰:“著述以明道,亦何所效法?”
曰:“孔子删述《六经》也,以明道也。”
先生曰:“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?”
延伸阅读:
- 口译证书的口试考试技巧[图]
- 保育员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房地产管培生工作内容有哪些[图]
- 什么样的老板才是好老板?[图]
- 吃香蕉有什么好处? 香蕉的效果和作用[图]
- 增强宝宝免疫力始于孕期[图]
- 洗澡用沐浴露好还是用香皂好?[图]
- 治脚气试试苦参花椒水[图]
- 霜降后宜食栗子进补[图]
- 最谋杀健康的饭后八件事[图]